查看原文
其他

能在盖娅学到自然教育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吗?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4-08-29
参加完第64期盖娅初级自然体验师培训之后,身边的很多朋友问我自然体验是什么?是不是就是带小朋友摘摘番茄体验下农家乐?也有人问商业模式跟怎么盈利,觉得可以简单学一学就回家开课程试试看。这种想法,挺多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关注到人与自然的问题,甚至觉得人与自然的问题跟自己无关(比如: 我并不生小朋友,过好我这一代就可以了;  这个世界已经如此糟糕,不如早点一起玩完儿毁灭吧…)


人与自我、人与他人这两个关系,很多时候都是在社会系统中建立起来的(现在的小朋友比起他们的上一代,甚至上上代,更早的进入社会系统),当系统空间逐渐拥挤,人与他人摩擦频频,人逐渐找不到自我的定位,即时满足花样繁多的商业文化抢占人的时间跟精力,让人沉缅于无尽欲海之中。
         
自然教育,是让人回归自然环境中,带着慈悲和对生命的尊重,去体会了解一草一木的生命之态,人亦是自然中的一员,人与自然密不可分,进而去思索该怎么为自然做点什么?
         
自然的系统,是循环共生的系统,在自然的系统中来了解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立足当下,顺应生命的节奏,顺应自然,顺应本心。
         
自然教育注定不可能是速成的,走过场式的,花样翻新,时不时来一下的“走进自然体验服务”,用方式方法来取代对目标的思考,用服务来取代教育。


同时,我也注意到身边的一些现象:
         
预制菜的盛行,大批量采购,囤货类采购(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现在很多商超推出大量速食,预制菜,鼓励通过大批量采购来降低成本)。以这样的方式,人看到的不再是食材,而是一道菜,我们不再关注食材是否应时,食材与产地与土地的联系,人与食物的距离越来越远,但其实食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食物的距离越来越远,是不是人与自然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当人类离实际种植,养殖,捕捞越来越远,甚至觉得食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味蕾习惯了过度添加过度调味,我们要求食物必须具有这样那样的味道,反映到生产端,是不是又多了很多无妄的要求?
         
疫情三年,时不时断粮,很多家庭养成了囤货的习惯,虽然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急冻冷藏室装的满满当当,食材可以储存一个月之久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不是我们离新鲜的食材也更远了呢?或者逼着身体去消耗过多的食物?
         
电商的发展,打包包材如气泡膜、胶带、泡沫箱,甚至必不可少的宣传返现金单张,赠送的品牌吊牌贴纸以显示品牌调性,繁复的包装礼盒越来越常见。而频繁的退货,包材就得报废处理。
         
越观察,越觉得触目惊心,细思极恐。商业社会强大的商业逻辑已深入骨髓,人追求短平快的短期结果,即时满足。我们以为我们节省了时间跟精力,但是这些时间跟精力是不是继而被新的欲望给占用消耗了呢?
         
人的欲望的膨胀没有止境,控制自己的欲望,审视自身及自己的生活方式,正视身体的需求跟发出的信号,该吃吃该喝喝,不过分以卡路里热量确定自己吃什么以及吃多少。顺应身体的需求,而不是让各种工具来告诉自己需要什么,把主动权拉回自己的身上。
         
现在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越来越多人通过短平快取得成果,越来越多人往一条道上卷,越要慢下来,以静制动。

      
感谢盖娅,用行云流水般的体验式学习让我在参与过程中保有极高的兴趣和投入程度,虽然未见得能记住全部的流程,但脑子里依稀能记得当时的过程跟感受,后知后察。
         
既有团队协作,又有个人努力,让坚持更容易进行。让小团队从制定目标开始,将目标一步步细化,鼓励团队从小事做起,正向激励,简单可行可量化。没有发宏愿,而是鼓励从个人开始去思考自己能为自然做到的事儿,是什么,怎么做,怎么保证……
         
友善地球生活方式,道阻且长,但很高兴,我们在路上。

文 | 枯茗
图 | KIWI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培训招募
活动招募
热文分享


6月12日·成都

最新一期体验师培训即将开启

详情请戳下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盖娅自然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